2025年4月27日至5月2日,欧洲地球科学联盟(EGU)2025年大会在奥地利维也纳成功举办。作为全球地球科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盛会之一,本届会议吸引了来自100多个国家的逾2万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地球科学前沿进展。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教师王锦副教授、杨刚博士,博士后周路、刘思颖、于诗赟以及博士生陆洋共6人参加了本次会议。参会师生通过口头报告和学术海报展示了我院在海洋多个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成果,获...
2025年4月27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董昌明教授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的“海浪—风暴潮数值模式及综合预警报技术”项目中期会议在项目骨干承担单位浙江大学海洋学院所在地舟山市成功召开。项目组全体骨干及其团队成员参加了会议。 会议分为开幕式、中期汇报、专家指导及内部讨论四个环节。首先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技处陈霖周廷副处长代表项目主持单位主持开幕式并致欢迎词,会议承担单位浙江大学海洋学院代表宋...
为深化创新人才培养,引导青年学子构建科学思维体系、发掘内在创新潜能,4月2日下午,海洋科学学院邀请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王尧教授做主题为《大学阶段如何培养创新素质》专题讲座。讲座通过理论阐释、案例分析相结合方式,为海科院学生揭示了创新素养培育的多重维度,活动由党委副书记水泱主持。王尧从近期我国科技创新的事例引起全社会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关注引入主题,从掌握科学思维树立高远志向、发现和培养自己内心的热爱、...
3月21日,应海洋科学学院邀请,由崂山实验室海洋大数据与预测研究部副部长荆钊教授带队的代表团一行访问我院。代表团成员包括崂山实验室李德磊研究员、王胜鹏副研究员和北京大学工学院谢金翰研究员、罗词金工程师。访问期间,荆钊教授为师生们带来了题为“海洋多尺度动力过程对气候变化的相应”的学术报告,并与我院研究团队举行了座谈会。报告由海洋科学学院院长董昌明教授主持。荆教授的报告聚焦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探讨了...
近日,《光明日报》刊发我院陈中笑等学院教师发表的文章,重点介绍学院在海洋气象服务、学科交叉融合及人才培养方面的创新探索。学院依托大气科学国家一流学科优势,推动海洋科学、气象学、人工智能等学科的深度融合,致力于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海洋气象人才。强化学科交叉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学院以海洋气象服务为核心,设立海洋科学、海洋技术、海洋资源与环境三个本科专业,重点研究海气相互作用、海洋气...
为深入贯彻学校关于落实服务江苏海洋经济的发展战略,推动校地融合发展,3月17日至18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院长董昌明教授、化学与材料学院院长耿东生教授率跨学院海洋科学学院、化学与材料学院、大气科学学院、大气物理学院、地理科学学院、自动化学院六学院的十人教授学者代表团,赴南通市开展考察交流。在如东县副县长戴峰、洋口港经济开发区副书记严频等地方领导及校友南通市气象局局长严迎春的陪同下,代表团深入...
3月6日,应海洋科学学院邀请,中国科学院海洋所副所长沙忠利研究员前来交流访问。在文德楼S519报告厅,沙忠利研究员为师生们带来了题为“深海生物多样性及其特殊生命过程”的学术报告,吸引了众多师生积极参与。报告由海洋科学学院院长董昌明教授主持。报告中,沙老师系统阐述了深海生物的多样性及其独特的生态特征,重点讨论了物种形成机制以及海洋甲壳动物在这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沙忠利研究员指出,深海生态系统是地球生物...
3月3日,应海洋科学学院邀请,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副所长陈建芳研究员前来交流访问,在学术活动中作了题为“海洋生态环境跨越多学科协同监测与智能预警”的专题报告,吸引了众多师生积极参与。报告由海洋科学学院院长董昌明教授主持报告中,陈建芳研究员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出发,阐述了如何利用遥感技术、大数据分析、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多学科手段,实现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动态监测与智能预警,以支撑海洋经济发展、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