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4日至17日,我院包括专任教师、博士后和学生在内共14人参加了由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发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球科学部共同主办的第七届厦门海洋环境开放科学大会(XMAS 2025),分享了学院在海洋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和科研成果。
本次会议,我院报名口头报告6个,墙报8个。物理海洋和数值模拟研究所董济海教授在Session 46 - Oceanic Mesoscale and Submesoscale Processes: Characteristics, Dynamics & Parameterizations、杨刚博士在Session 24 - Estuaries and Coastal Environments Stress - Observations and Modelling和谢华容博士在Session 6 - Tropical Cyclone-Ocean Interactions: From Weather to Climate Scales分别做口头报告,分享了其在海洋亚中尺度对称不稳定对涡度的影响、热带气旋对南黄海辐射沙脊沉积动力过程的影响、动力约束的深度神经网络预报风暴潮等方面取得的最新成果。海洋生地化研究所梁叶副教授在Session 12- Alleviating the Impact of Emerging Harmful Algal Blooms (HABs) to Coastal Ecosystems and Seafood Safety for a Sustainable and Healthy Ocean做口头报告,介绍了其在虾夷扇贝毒素对经济贝类皱纹盘鲍的毒性效应和机理方面的成果。极地与海气相互作用研究所景婉迪博士在Session 60 - Indian Ocean Dynamics, Air-Sea Interaction and Biogeochemical Cycles做口头报告,介绍了东南印度洋亚南极模态水形成区盐度的年际变化以及影响。我院本科大四学生曹心怡在Session4 - Extreme Weather and Climate Events:Observations and Modeling针对中国陆架区海洋热浪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口头报告,并获Best Student Presentation Awards 三等奖!
除口头报告外,我院孙文金副教授、田清副教授、林霞博士、季巾淋博士、陆晓婕博士、吴玉玲博士、高嘉祥博士等教师和多名学生也对其科研成果进行了墙报展示,内容涵盖了海洋动力过程、河口海岸、极地与气候变化、海气相互作用、海洋生态系统等领域。
此次参会不仅是对我院在海洋科学研究方面长期积累的成果的展示,也是学院与国内外同行深入交流与合作的良好机会。通过与全球顶尖学者的互动与讨论,进一步激发了学院师生在海洋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创新思维,在提升学院学术影响力的同时,也为未来的海洋动力过程探索与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1 部分参会人员合影

图2董济海教授做报告

图3杨刚博士做报告

图4谢华容博士做报告

图5梁叶副教授做报告

图6景婉迪博士做报告

图7曹心怡同学做报告

图8曹心怡同学获Best Student Presentation Awards 三等奖

图9林霞博士作墙报交流

图10季巾淋博士作墙报交流

图11陆晓婕博士作墙报交流

图12高嘉祥博士作墙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