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下午,中国海洋大学包锐教授应邀来我院交流访问,并做题为《Carbon Rolling in the Deep——海洋有机碳运移与埋藏:从陆架到深渊》的报告。报告由海洋科学学院院长董昌明教授主持。
海洋碳循环研究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和海洋生态系统的关键控制环节。包锐教授团队所关注的海洋有机碳的运移与埋藏等过程是海洋碳循环过程研究的关键环节之一。报告中,包锐教授系统地介绍了其团队近几年在太平洋边缘海及海沟深渊等海域取得的最新研究进展,提出了创新型的海洋有机碳传输与埋藏模型,揭示了中国边缘海有机碳源-汇过程的控制机理,并探究了海沟深海有机碳转化与封存的新机制。
包锐教授以其深厚的学术造诣和前沿的研究成果,激发了与会师生浓厚的学术兴趣与深入探讨的热情。多名师生围绕碳的迁移转化问题、海洋科学前沿问题等与包锐教授进行了热烈地讨论交流。
此次包锐教授的来访,不仅极大拓宽了我们对海洋有机碳来源、转化及封存过程的深入理解与认知边界,也进一步推动了我院在海洋科学领域多维度、跨学科、跨校际的对话与合作。
包锐,中国海洋大学筑峰教授,博导。博士毕业于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ETH),在美国哈佛大学从事独立博士后研究,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访问学者。担任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碳中和中心执行主任,海洋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海洋有机碳循环过程与碳中和方向首席科学家。获瑞典自然科学基金委(VR)Starting Grant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面上项目、战略专项等项目资助,山东省杰青,中国海洋大学海沟深渊碳循环青年交叉团队项目等;在NC,JACS,Geology,EPSL,GRL,GBC等杂志发表论文60余篇。
文/王晨羽
图/吕海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