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学科门类:理学 专业代码:070703T
一、专业简介和办学定位
专业简介
2012年海洋科学学院成立。学院同时拥有海洋科学和海洋技术两个本科专业、海洋科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海洋气象学二级学科硕士点和博士点。2020年海洋资源与环境本科专业成功获批。目前,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已形成了一支教学水平较高的队伍,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2人。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已逐渐形成比较成熟的科研团队:海洋环境微生物与生物资源开发、极地海洋生态模拟;海洋生态环境遥感;海洋沉积环境;海洋微量元素生物地球化学。
学院拥有海洋生化综合实验室、基础流体力学实验室、风波流水槽实验室、江苏省海洋环境工程中心等专业实验室。海洋科学教学实验中心获批江苏省海洋科学综合训练中心和省级科普教育基地。学院还与全国涉海机构及单位建立了10个教学科研实习创新基地、并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海洋与大气科学学院建立了合作交换项目,每年都有本科毕业生成功申请到国外大学进修的经历。
办学定位
本专业办学目标定位是为国家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发展输送具有海洋资源学理论基础和海洋环境调查评价基本技能的科技人才。培养高素质、有特长、专业基础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目标
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海洋资源与环境领域基础理论,掌握海洋中的基本化学作用、海洋环境污染以及海洋生态等基本知识,熟悉海洋调查、观测、分析研究等基本技能,具备掌握海洋资源利用的化学过程与环境治理的基本方法。以生物学、生态学、环境科学、地质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为平台,以海洋生态和海洋环境为特色方向,通过四年的学习和相关专业技能的训练,培养具有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海洋生态以及海洋环境监测与管理等方面较强的基本技能,能从事海洋生态和海洋环境以及相关学科的科学研究、教学、海洋管理、环境保护等工作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在社会和专业领域应具备:
培养目标1:能综合运用数理基础知识和海洋科学领域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掌握海洋、化学、生态、环保等技术行业的基本技能。
培养目标2:掌握海洋环境化学、海洋生态学、海洋资源学研究方法的训练;具有一定的实验调查、实验资料处理、实验结果归纳、整理、分析技能,能够承担海洋生物资源调查与环境监测评价、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等技术研发与管理的工作,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具备从事海洋环境调查研究的基本能力。
培养目标3:具备健全人格、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备职业道德,能够从法律、伦理、经济、社会和环境等系统视角对工程项目进行决策和管理;
培养目标4:能与国内外同行、专业客户和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能够融入团队的工作并发挥骨干作用;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培养目标5: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具备开阔的国际视野,能及时跟踪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领域的技术发展动态,服务海洋领域的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具备职业竞争能力。
三、毕业要求
(一)毕业要求
(1)人文素养: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心理素质和职业素养,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的人格,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科学精神、人文修养、职业素养、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了解国情社情民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扎实的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生物、化学、外语、计算机基础的理论和应用知识。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掌握大学化学、水生生物学、海洋生态学、海洋环境化学、海洋资源学等课程的经典基本理论、分析方法和应用技能;熟悉相关的海洋资源与环境基础知识包括海洋化学、海洋生物、海洋地质、海洋调查等。
(3)实验和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实验和实践动手能力;能够熟练使用海洋观测和分析仪器进行海洋资源与环境调查和科学考察工作。
(4)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精神。能够发现、辨析、质疑、评价本专业及相关领域现象和问题,表达个人见解。
(5)专业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对本学科以及交叉学科领域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构建和表达科学的解决方案,具有创新研究的能力。
(6)信息获取与数据分析能力:具有获取和分析专业基础和前沿信息与数据的能力,能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
(7)沟通表达能力:能够通过口头和书面表达方式与同行、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传播相关专业知识。
(8)团队合作能力:具有团队意识和团队责任感,能够与团队成员和谐相处、协作共事,作为团队成员在团队活动中积极主动发挥贡献。
(9)国际视野和国际交流能力:了解国际动态和全球性问题,认识到世界不同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在国际交流中能够互相尊重并求同存异。
(10)自主学习能力:树立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意识,具有自我管理和自主学习能力,能够通过不断学习,适应社会和个人可持续发展。
(11)安全环保可持续发展意识:具有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二)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关系矩阵
毕业要求 |
培养目标1 |
培养目标2 |
培养目标3 |
培养目标4 |
培养目标5 |
1.人文素养 |
|
|
√ |
|
|
2.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
√ |
√ |
|
|
|
3.实验和实践能力 |
|
√ |
|
|
|
4.逻辑思维能力 |
|
|
|
|
|
5.专业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
|
√ |
|
|
|
6.信息获取与数据分析能力 |
√ |
√ |
√ |
|
|
7.沟通表达能力 |
|
√ |
|
|
√ |
8.团队合作能力 |
|
|
|
√ |
√ |
9.国际视野和国际沟通能力 |
|
|
√ |
√ |
|
10.自主学习能力 |
|
|
|
√ |
√ |
11.安全环保可持续发展意识 |
|
|
|
|
√ |
(三)毕业要求及毕业要求指标点分解
毕业要求 |
毕业要求指标点 |
1.人文素养: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心理素质和职业素养,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的人格,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科学精神、人文修养、职业素养、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了解国情社情民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指标点1.1: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心理素质和职业素养,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
指标点1.2: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的人格,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指标点1.3:具有科学精神、人文修养、职业素养、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了解国情社情民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2.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扎实的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生物、化学、外语、计算机基础的理论和应用知识。系统地掌握大学化学、水生生物学、海洋生态学、海洋环境化学、海洋资源学等课程的经典基本理论、分析方法和应用技能;熟悉相关的海洋资源与环境基础知识包括海洋化学、海洋生物、海洋地质、海洋调查等。 |
指标点2.1:能够运用生物、化学、数学等基础知识及专业基础知识对海洋资源与环境领域的问题进行表述和解释;具备良好的计算机基本技能、专业文献阅读能力、沟通能力和文献撰写能力;能运用专业知识有效的分析和解决海洋资源与环境中的复杂问题; |
指标点2.2:掌握物海洋资源学、海洋生态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海洋资源开发和评估等方面的工作; |
指标点2.3:掌握海洋环境化学、生态毒理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海洋环境监测和评价等方面的工作;了解海洋化学、海洋生物、海洋地质和海洋调查等基本海洋科学知识,掌握海洋生地化指标基本测量方法,掌握海洋资源环境调查的基本操作步骤。 |
3.实验和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实验动手及实践能力;能够熟练使用海洋环境监测和分析仪器进行海洋资源与环境调查和科学考察工作,具有在实践中发现、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指标点3.1:掌握海洋资源调查的方法和过程,较强的实验样品采集、分析及处理能力; |
指标点3.2:能够熟练使用海洋环境监测及分析仪器进行海洋资源、环境调查和科学考察工作; |
指标点3.3:能够完成观测资料整理、分析以及海洋资源与环境调查报告撰写,具有在实践中发现、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4.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精神。能够发现、辨析、质疑、评价本专业及相关领域现象和问题,表达个人见解。 |
指标点4.1: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精神。能够根据海洋资源与环境领域的主要资料,通过文献研究,利用理论分析等手段,给出相关复杂问题的处理方案; |
指标点4.2:能够根据掌握的化学海洋、生物海洋、海洋环境和海洋资源学等基本理论知识,发现、辨析、评价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及相关领域的现象和问题,表达自己的个人见解,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5.专业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对本学科以及交叉学科领域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构建和表达科学的解决方案。 |
指标点5.1:能够运用海洋资源与环境领域的基本知识和海洋生物、海洋化学、海洋环境、海洋资源、海洋生态学等交叉学科领域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 |
指标点5.2:能够利用所学海洋资源与环境领域的理论知识和和交叉学科领域知识,对所遇到问题进行分析、构建和表达科学的解决方案,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
6.信息获取与数据分析能力:具有应用信息技术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 |
指标点6.1:熟悉国内外常用的海洋资源与环境领域数据集和下载网址,并能够独立分析常用的溶解氧、营养盐、叶绿素等海洋资源与环境领域的专业数据; |
指标点6.2:掌握数据的读写方法,能够利用数据进行科学研究; |
指标点6.3:掌握数据的分析方法,能利用数据解决本专业的实际问题。 |
7.沟通表达能力:能够通过口头和书面表达方式与同行、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传播相关专业知识。 |
指标点7.1:能根据个人或职业发展的需求理解海洋资源与环境领域的海洋资源学、海洋环境学、海洋环境监测等的发展趋势,具有不断学习、适应发展的能力和归纳总结、书写报告的能力; |
指标点7.2:具有向社会公众传播海洋资源与环境相关知识的能力; |
指标点7.3: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文字表达和人际沟通能力。 |
8.团队合作能力:能够与团队成员和谐相处,协作共事,并作为成员或领导者在团队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 |
指标点8.1:能够理解多学科背景下团队的构成以及不同成员担当的角色与职责,能与团队成员有效沟通,合作共事; |
指标点8.2:能够独立或合作开展海洋生态和海洋环境以及相关学科研究、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海洋调查与环境保护等相关方面工作,能在团队中,作为成员或领导者在团队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 |
9.国际视野和国际交流能力:了解国际动态,关注全球性问题,尊重世界不同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
指标点9.1:具有扎实的专业英语基础,能够进行英文文献检索,并具有阅读理解的能力; |
指标点9.2:掌握海洋资源与环境领域国内外发展现状、动态和前沿; |
指标点9.3:关注全球性问题,尊重世界不同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
10.自主学习能力:具有终身学习意识和自我管理、自主学习能力,能够通过不断学习,适应社会和个人可持续发展。
|
指标点10.1:可以在本领域或其他领域从事相关研究工作,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
指标点10.2:能够进行自我管理,包括情绪管理、生活工作的规划等; |
指标点10.3: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能够不断地学习,个人工作可持续发展。 |
11.安全环保可持续发展意识:具有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
指标点11.1:具有安全意识,责任担当意识; |
指标点11.2:具有较强的节约能源、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
指标点11.3: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
(四)课程与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矩阵
课程 类别 |
课程 名称 |
毕业要求 1 |
毕业要求 2 |
毕业要求 3 |
毕业要求 4 |
毕业要求 5 |
毕业要求 6 |
毕业要求 7 |
毕业要求 8 |
毕业要求 9 |
毕业要求 10 |
毕业要求 11 |
通修通识类
|
形势与政策 |
√ |
|
|
|
|
|
|
|
|
|
|
军事理论 |
√ |
|
|
|
|
|
|
|
|
|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 |
|
|
|
|
|
|
|
|
|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 |
|
|
|
|
|
|
|
|
|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 |
|
|
|
|
|
|
|
|
|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 |
|
|
|
|
|
|
|
|
|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 |
|
|
|
|
|
|
|
|
|
|
职业生涯规划(混合) |
√ |
|
|
|
|
|
|
|
|
√ |
|
就业指导(混合) |
|
|
|
|
√ |
|
√ |
|
|
|
|
创新创业基础 |
√ |
|
|
|
|
|
|
|
|
√ |
|
体育(1) |
√ |
|
|
|
|
|
|
|
|
|
|
体育(2) |
√ |
|
|
|
|
|
|
|
|
|
|
体育(3) |
√ |
|
|
|
|
|
|
|
|
|
|
体育(4) |
√ |
|
|
|
|
|
|
|
|
|
|
计算思维导论(混合) |
|
√ |
|
√ |
|
|
|
|
|
|
|
计算机程序设计 (C语言) |
|
√ |
|
√ |
|
|
|
|
|
|
|
心理健康教育 |
√ |
|
|
|
|
|
|
|
|
|
|
大气科学概论 |
|
√ |
|
|
|
|
|
|
|
|
|
通用英语(1) |
√ |
|
|
|
|
|
|
|
√ |
|
|
通用英语(2) |
√ |
|
|
|
|
|
|
|
√ |
|
|
学术英语(1) |
√ |
|
|
|
|
|
|
|
√ |
|
|
学术英语(2)(混合) |
√ |
|
|
|
|
|
|
|
√ |
|
|
高等数学Ⅰ(1) |
|
√ |
|
√ |
|
|
|
|
|
|
|
高等数学Ⅰ(2) |
|
√ |
|
√ |
|
|
|
|
|
|
|
线性代数 |
|
√ |
|
√ |
|
|
|
|
|
|
|
概率统计 |
|
√ |
|
√ |
|
|
|
|
|
|
|
大学物理Ⅰ(1) |
|
√ |
|
√ |
|
|
|
|
|
|
|
大学物理Ⅰ(2) |
|
√ |
|
√ |
|
|
|
|
|
|
|
大学物理实验Ⅰ(1) |
|
|
√ |
|
|
|
|
|
|
|
|
大学物理实验Ⅰ(2) |
|
|
√ |
|
|
|
|
|
|
|
|
核心 |
√ |
√ |
|
|
√ |
|
√ |
|
√ |
√ |
√ |
拓展 |
√ |
√ |
|
√ |
√ |
|
√ |
√ |
√ |
√ |
√ |
学科基础类
|
海洋学导论(混合) |
|
√ |
|
|
|
√ |
|
|
|
|
|
物理海洋学II |
|
√ |
√ |
|
|
√ |
|
|
|
|
|
化学海洋学 |
|
√ |
√ |
√ |
√ |
|
|
|
|
|
|
生物海洋学 |
|
√ |
√ |
√ |
√ |
|
|
|
|
|
|
海洋地质学 |
|
√ |
|
√ |
|
|
|
|
|
|
|
大学化学Ⅰ |
|
√ |
√ |
√ |
√ |
|
|
|
|
|
|
水生生物学 |
|
√ |
√ |
√ |
√ |
|
|
|
|
|
|
专业主干类
|
海洋遥感 |
|
√ |
√ |
√ |
√ |
√ |
|
|
|
|
|
海洋环境学 |
|
√ |
|
√ |
√ |
|
|
|
|
|
|
海洋资源学 |
|
√ |
|
√ |
√ |
|
|
|
|
|
|
海洋生态学 |
|
√ |
|
√ |
√ |
|
|
|
|
|
|
海洋调查Ⅲ(混合) |
|
√ |
√ |
√ |
√ |
|
|
|
|
|
√ |
生态毒理学Ⅰ |
|
√ |
√ |
√ |
√ |
|
|
|
|
|
|
海洋环境化学Ⅰ |
|
√ |
|
√ |
√ |
|
|
|
|
|
|
专业 选修类
|
极地海洋学 |
|
√ |
|
√ |
√ |
|
|
|
|
|
|
海洋环境监测 |
|
√ |
√ |
√ |
√ |
|
|
|
|
|
|
海水分析化学 |
|
√ |
|
√ |
√ |
|
|
|
|
|
|
海洋地球化学 |
|
√ |
|
√ |
√ |
|
|
|
|
|
|
海洋绿色能源 |
|
√ |
|
√ |
√ |
|
|
|
|
|
√ |
海洋资源化学 |
|
√ |
|
√ |
√ |
|
|
|
|
|
|
海洋微生物学 |
|
√ |
|
√ |
√ |
|
|
|
|
|
|
环境风险评价 |
|
√ |
|
√ |
√ |
|
|
|
|
|
|
海气相互作用 |
|
√ |
|
√ |
√ |
|
|
|
|
|
|
海洋工程环境 |
|
√ |
|
√ |
√ |
|
|
|
|
|
|
专业前沿讲座 |
|
√ |
|
|
|
|
|
|
|
|
|
近海区域海洋学 |
|
√ |
|
|
|
|
|
|
|
|
|
海洋气象学 |
|
√ |
|
|
|
|
|
|
|
|
|
人工智能海洋学 |
|
√ |
|
√ |
|
|
|
|
|
|
|
海洋资源与环境前沿(全英文) |
|
√ |
|
√ |
|
|
|
|
|
|
|
普通生态学Ⅱ |
|
√ |
|
√ |
√ |
|
|
|
|
|
|
综合实践环节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 |
√ |
|
|
|
|
|
|
|
|
|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 |
√ |
|
|
|
|
|
|
|
|
|
|
军训 |
√ |
|
|
|
|
|
|
|
|
|
|
暑期社会实践 |
√ |
|
√ |
|
|
|
√ |
√ |
|
|
|
毕业实习 |
|
√ |
√ |
√ |
|
|
√ |
√ |
|
|
|
毕业设计(论文) |
|
√ |
√ |
√ |
√ |
√ |
|
|
|
√ |
|
劳动 |
|
|
|
|
|
|
√ |
√ |
|
|
|
创新创业训练 |
|
√ |
√ |
√ |
√ |
|
√ |
√ |
|
|
|
海洋气象学实习 |
|
√ |
|
√ |
|
|
|
|
|
|
|
认识实习 |
|
√ |
√ |
|
|
|
√ |
√ |
|
|
√ |
海洋环境监测实习 |
|
√ |
√ |
√ |
|
|
√ |
|
|
|
|
化学海洋学实习 |
|
√ |
√ |
√ |
√ |
|
|
|
|
|
|
生物海洋学实习 |
|
√ |
√ |
√ |
|
|
|
|
|
|
|
物理海洋学实习 |
|
√ |
√ |
√ |
|
|
|
|
|
|
|
海洋遥感实习 |
|
√ |
√ |
√ |
|
|
|
|
|
|
|
大学化学实验 |
|
√ |
√ |
√ |
|
|
|
|
|
|
|
水生生物学实验 |
|
√ |
√ |
√ |
|
|
|
|
|
|
|
生态毒理学实验 |
|
√ |
√ |
√ |
|
|
|
|
|
|
|
FORTRAN语言程序设计及应用 |
|
√ |
√ |
√ |
|
|
|
|
|
|
|
海洋调查实习 |
|
√ |
√ |
√ |
|
|
|
|
|
|
|
计算机绘图软件应用 |
|
√ |
√ |
√ |
|
|
|
|
|
|
|
四、课程体系关联图
五、专业核心课程和特色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海洋学导论(混合)、物理海洋学II、化学海洋学、生物海洋学、海洋地质学、大学化学Ⅰ、水生生物学、海洋遥感、海洋环境学、海洋资源学、海洋生态学、海洋调查(混合)、生态毒理学Ⅰ、海洋环境化学Ⅰ。
特色课程:海洋环境监测、海水分析化学、海洋地球化学、海洋工程环境、海洋微生物学、普通生态学Ⅱ、海洋资源化学、环境风险评价。
六、综合实践教学环节
海洋环境监测实习、化学海洋学实习、生物海洋学实习、物理海洋学实习、海洋遥感实习、大学化学实验、水生生物学实验、生态毒理学实验、海洋调查实习、计算机绘图软件应用、FORTRAN语言程序设计及应用、毕业论文设计(论文)、毕业实习。
七、毕业学分要求及学分学时分配
毕业学分要求及学分学时分配表
课程类别 |
课程 性质 |
学分 (含实验学分) |
占总学分比例(%) (含实验学分占总学分比例) |
学时 (含实验学时) |
占总学时比例(%) (含实验学时占总学时比例) |
通修课程 |
必修 |
67 |
40.1% |
1288 |
44.6% |
通识课程 |
选修 |
9 |
5.4% |
144 |
5.0% |
学科基础课程 |
必修 |
18 |
10.8% |
288 |
10.0% |
专业主干课程 |
必修 |
18 |
10.8% |
288 |
10.0% |
专业选修课程 |
选修 |
20 |
12.0% |
320 |
11.1% |
综合实践环节 |
必修 |
20.5 |
12.3% |
328 |
11.4% |
选修 |
14.5 |
8.7% |
232 |
8.0% |
合计 |
167 |
100% |
2888 |
100% |
八、就业与职业发展
学生毕业后的发展为三个方面:
深造: 考研攻读学位,包括硕士学位和硕博连读。学生考研范围有全国高校相关专业,中科院相关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与农业部的科研院所等。
就业: 毕业生就业单位包括自然资源相关单位,生态环境部相关单位,农业部相关单位, 滩涂、生物、风能资源,海港码头等涉及海洋与气象的相关公司,仪器设备和高科技软件公司等,以及报考公务员岗位。
出国: 学生自行联系和通过学院国际合作项目到国外攻读高校相关专业硕士和硕博连读学位。
九、学制与学位
标准学制:四年
修业年限:三至六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学位
十、专业教学计划运行表(附后)